财道网

导航

当前位置:商机网商机新闻地方新闻

今年西湖鸳鸯繁殖创纪录 志愿者提醒勿喂食惊扰

  中新网杭州5月10日电 (江杨烨)“从4月25日在西湖边镜湖厅公园外侧湖面发现第一窝小鸳鸯,今年已经有7窝小鸳鸯将在杭州长大。”西湖鸳鸯护卫队志愿者倪莺告诉记者,越来越多的鸳鸯成为“新杭州人”,她也提醒市民游客切勿喂食惊扰。


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

  据了解,鸳鸯是候鸟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每年冬天,它们从北方飞来杭州过冬;春天再飞回北方繁殖。随着杭州气候环境越来越好,食物丰富,不少鸳鸯就留下不走了。


西湖鸳鸯 老潘 摄

  2005年5月22日,西湖边第一次发现野生鸳鸯繁殖。2007年,野生鸳鸯首次在西湖水域繁殖成功,从侯鸟变成了留鸟。


西湖鸳鸯 老潘 摄

  今年已经出生的7窝鸳鸯宝宝,分别叫东东、南南、胜胜、都都、钱钱、唐唐、繁繁。倪莺介绍,每一年,鸟类专家和志愿者都会以家族为单位给小鸳鸯们取名字,今年的名字出自宋代柳永《望海潮》。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……


西湖鸳鸯 周蓼 摄

  其中,东东一家总共16只,创造了历年来的记录。

  只是,“东东”家目前只有11只了,“南南”家也从7只变成了4只。


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

  据了解,刚刚出生的鸳鸯宝宝可能会在巡游时落单,或者在其它角落安了家,这些都是自然现象。

  除了自然现象,人为的投喂、捕捉也会导致鸳鸯宝宝变少。


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

  倪莺说,个别市民游客不了解小鸳鸯的生长,会进行投喂,但鸳鸯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动物蛋白,而非火腿肠、薯片、饼干。而且,鸳鸯们一旦吃撑了,就容易“夭折”。

  为了保护鸳鸯平安长大,从2017年开始,浙江野鸟会、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带头成立了西湖鸳鸯护卫队。


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

  每年春天,志愿者们都会在西湖边巡逻,看护小鸳鸯,防止人为捕捉及其他伤害事件发生;劝导游客文明观赏,不要投喂;根据表格要求填写鸳鸯日常活动行为观察记录及其他内容。


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

  通过招募,已经有400多名志愿者加入护卫队的队伍。他们有高校大学生、全职妈妈、摄影爱好者等等,还组成了“小朋友假日队”。

  受疫情影响,今年没有安排志愿者巡逻,但是西湖边已经人人都是志愿者。


西湖鸳鸯 黄曙林 摄

  倪莺说,即使没有排班,每次去西湖边看鸳鸯宝宝,市民游客也会互相提醒:

  “新闻媒体都报道了,你们就不要喂食啦。”

  “我爱鸳鸯,不是喂它,而是远远地保护它。”(完)

(window.slotbydup = window.slotbydup || []).push({ id: "u5981866", container: "_kaqw1o7bid", async: true });[img]//cpro.baidustatic.com/cpro/ui/c.js" async="async" defer="defer" >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午间收盘:沪指窄幅震荡微涨0.01% 农业板块表现强势
下一篇:眼科专家:建议近视度数大于100度就应该佩戴眼镜

Copyright © 2011-2022 www.sj.51316.com 商机网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